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86章军事家尉缭

第186章军事家尉缭(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李白《秦王扫六合》

这是唐朝诗仙李白《古风》组诗的第三首。全诗共有24句,从功与过两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评价了秦始皇的一生。其过错自然是奢侈浪费、残暴无道、严刑峻法,并且最终招致了亡秦必楚的结局的出现;另一面,则是介绍了秦始皇伟大的历史功绩: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封建大一统帝国。

“由此而观之,不管土地是来自哪个方向,不论百姓来自哪个国家,四季风调雨顺,鬼神才能够降下福音,昔日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则天下大治;攻天下,则天下束手待命的原因,就是如此。”

“可是眼下的秦国,却准备抛弃忠心于君王的百姓来帮助别的敌对国家;把宾客士人都辞退了,去其他诸侯国建功立业。如此作为,天下的士人可是看着的,叫他们怎么敢亲厚秦国呢?如此作为,和帮助盗贼,给予他们武器来盗取自己的粮食,又有什么两样呢?”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多少珍贵的器物来自他国,秦国却可以将之看做自己的宝贝;多少美貌的少女来自诸侯国,秦国却可以将之看做自己的人而亲密无间。士子能人何尝不是如此,有的的确不是什么好人,来到秦国定然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是大王怎么可以以偏概全呢?要知道大多数人都更加愿意效忠秦国的。如果秦国坚持这样的策略,驱逐四方的士子宾客,则敌国的实力定然大涨,敌国的百姓必定大增,秦国由此而日益虚弱,其他国家则借机不断富强,秦国更是得罪了天下人和四方诸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谁能够保证,秦国不会面临灭顶之灾呢?”

“臣不惴简陋,望请大王三思。”

秦王自然也不是昏聩之辈,读罢李斯这篇才华横溢,激情捭阖的书信,不禁心怀大畅。秦国有了这等良才,何愁大事不成?

秦王政之所以能够完成一统天下的宏图霸业,首先与他的雄才大略密切相关,其次则与秦国的许多能人异士、名将贤臣的辅佐密不可分。在秦王政当政之时,正是秦国和六国决战的关键时刻。如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等人对秦国立下的功绩自然不必多说。而真正帮助秦王理出消灭山东诸侯的关键,制定一统天下的策略的人则是尉缭。

于是,秦王当机立断,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也借机平步青云,受到秦王更大的重用,做了主管刑法律令的廷尉。秦国更加注重招揽诸侯的贤才,重用列国客卿,这些人大多数都怀有成就功名大业的志向,在功成名就的同时,也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王翦、李斯、王崎、茅焦、王贲、李信、尉缭、王离等人,在秦始皇时代,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军事,都奠定了秦国强大的根基和稳固的伟业。

尉缭子的幸福生活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