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力能扛鼎 > 我力能扛鼎 第311节

我力能扛鼎 第311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宫里没人爱听这个,却总爱张嘴问:边关什么样,打仗什么样,草原人什么样。

天下有无数的文人写书、说史,朝廷也爱使唤他们,让文章学问做愚民之具,把北方的外族称作蛮族,描画成茹毛饮血、敲骨吸髓的怪物,要把蛮夷描述得不像人,要让每个兵都坚信绞杀蛮夷是大义。

离京前一日的大朝会上,父皇让他详述北边的战情。

晏少昰说,“北元有官制,有行省,也有藩属,高门大户会捧着书识字,他们也写诗作画”。

太和殿里便是一片笑声,活像听见了猢狲扮人。

“……是个好孩子。”

国名、地名、人名通通不熟,唐荼荼只当他要讲故事,没听出二殿下吐字艰涩。

半天没等着下文。

二殿下又另起了一话题:“军中分左中右三军,总共十二营,大大小小三十多位将军,各是各的脾性。都说奴才肖主,兵也肖将,将军的脾性,就是手底下兵的脾性。”

“方老将军年轻时就有大将之风,奈何这些年妻离子亡,伤在命宫,渐渐练兵酷虐,不达大体,他营里一群校尉逞凶斗狠,屡屡滋事……这点上何将军比他强。”

他又说,元人朝廷网罗了一群学士,专门学习儒学,还重金招揽汉人幕僚和儒生。他们抓回去的战俘多数就地杀了,唯独不杀匠人和学士,把学士关在一起,叫其默书,能默出一本大作的就能活命,默出三本的加官进爵——赤城城破的第三个月,元人战场上就出现了兵阵。

太和殿的笑声窒死在一片沉默里。

可隔日,《士子报》上这事儿一点没提,满纸又是“中原将士勇猛,蛮夷何足为患”了。坊间多家学社举办了赛诗会,评比边塞诗文,骈四俪六的,书生洋洋洒洒的大作一篇接一篇。

晏少昰睄了两眼,俗下文章,满纸粪土罢了。

还不如唐荼荼皱的这两条眉毛份量重。

“但论领兵,我们当中无人比得上元将。据闻元军不设前锋营,每逢大战前,抓签抽一个营视作前锋,当日摆大饔宴,好酒好肉吃一顿,就能叫小兵甘心去做送死鬼,以血肉之躯扛下咱们的第一波火炮,好给他们的后军开路。”

唐荼荼坐在摇椅上,脚跟踩着地,一晃,又一晃,摇椅底下的旋杆咯吱咯吱响。

战场的事讲来无趣,晏少昰又没有抑扬顿挫的语调,句句平板,旁边也没个声儿,他在满院的静寂里几乎要以为唐荼荼睡着了。

偏头一瞧,才知没有——唐荼荼皱着两条眉毛,听得认真。

晏少昰静静看她片刻,无声笑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