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第465节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第465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甚至包括很多军工类项目。

国家财政困难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哪怕和美国还处于蜜月期,尽管和欧洲那边陆续恢复贸易往来不再需要借助香港这个中转站。

可是外贸才能挣来多少钱呢,比起国家在这些工程项目上的投入,真的是不作数。

财政困难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五六十年代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从一穷二白的国家,勒着裤腰带饿着肚子过日子过来的,没什么好怕的。

政府总会能解决这个问题,群众们不用有任何的担心,只需要按照中央的指示来做就好了。

“咱们是没欠,但是中央那边拨款越来越慢了。”

很长时间以来,国营工厂和政府部门有一个十分良性的循环,政府拨款用于企业的扩建、技术升级,而企业扩建、升级所带来的额外利润再留存极少一部分后会上交国库。

计划经济时代,这有效地保证了国营企业的经营活力。

比如头几年冶炼厂的扩建就是中央拨款占大头,冶炼厂再从历年留存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凑足这笔扩建费用。

新厂建设投入使用后,因为产品不愁销路,所以很快冶炼厂的生产经营再度进入良性循环模式。

但国门的开启让美国生活铺天盖地的涌了进来,让很多人意识到自己过去过得日子是那么的辛苦那么的劳累,而美国人轻轻松松可以拥有汽车房子,甚至还能养几只猫猫狗狗。

落差的出现让人民的信心不再那么充足,当一小撮的声音开始响起时,就会出现一些人的附和。

当然目前在金城还没出现这种情况。

刘扬心里头有些忐忑,总觉得领导在说的是一件大事,一件自己可能远没有意识到的大事。

“政府不再拨款,又有外资企业不断入驻,咱们的企业想要与之较量那可真是难上加难,如果是你你难道真的不再搞研发吗?”

国家托底的国营工厂是整个国家机器的加工厂,每个工人是这个偌大加工厂的一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冶炼厂郭厂长说的事情长缨倒是清楚怎么一回事。

而刘扬在听她说了那么一句拨款越来越慢后也意识到什么,“您的意思是说,往后国家可能不会再拨款?”

这件事其实也不难理解。

七十年代末国家开始大规模投资建设,上马了数以千计的项目,但这些工程项目陆续叫停了三分之一,其中不乏一些大型项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