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和玉种田记 > 三百零七章 军民鱼水情

三百零七章 军民鱼水情(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妇人们缝制的棉衣,已经完成三分之一,王知州在燕平城也找了两百多人,两边同时开工,加起来弄了有一半。估计还要半个月,或者二十天这样,就可以把棉花用完了。大约可以做四万套,只够军营里一小半的人穿。

李登峰见这边的活计已经干完,没什么事了,便告辞,押着一车车的御寒物资,回到军营。

“父亲,和玉姑娘说这些棉衣,只能做四万套,我们十万大军,加上其他的人,马夫,伙夫,琳琳总总这么多人,哪够用。”李登峰一回到军营就像父亲说出自己的顾虑。

李总兵也知道不好分,思索半天,李总兵说道:“那这样吧,给外面巡逻的,先头营,先发下去,因为这些人在外面活动的最多,被冻得时间长,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

很多人听了,不以为然,要是这样的话话,在座的,没一个能分得到,大家不做声。虽然不反对,但也不赞成。李登峰上前一步说道:“李大将军,末将附议,给最需要的兄弟们吧。”

“当然了,和玉也不会让兄弟们白白忙活,好酒好肉招待,并附上简单又好吃的食谱一份,这样就算你们回到军营,也能改善下伙食。”和玉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不能让这些人吃亏。

“那未央替各位兄弟们谢谢和玉姑娘了。”未央抱拳行躬身行礼。

这边长工的家属已经安排好了,总共有五百六十三人针线活做的不错,韩姨果真找了十几个机灵稳重的婆子作为小组长,大家分工协作,按照李总兵提供的尺寸开始做东西。要是速度够快的话,一个月能赚一两银子呢。这些妇人听了,都有点不相信,经再三保证,才安下心来。

田里面的长工们还在继续收庄稼,大豆田里套中的玉米,收获不错,几乎是一块田当两块田使用,这大丰收是令大家高兴地事。山芋也可以收了,李浩现在又开始过来收山芋。但数量实在是太多,李浩一时半会拉不完。和玉想着山芋窖起来,可以放的长一点,便招呼这些兵油子开始挖地窖,这些人有的是力气;还有一部分被和玉安排去砍柴,冬天要到了,现在有这么多人,一定需要很多柴火,每家每户都要烧大炕取暖。剩下的大部分,被安排去开荒地了。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怎么说也能开个万儿八千亩的土地。

和玉想把粮食早点处理掉,但李浩建议和玉:“现在很多百姓都在卖粮食,换点钱,维持生活,自己种了这么多田,说了这么多粮食,一下投入到市场,粮价会下降。这样的话,靠卖粮食生活的百姓,收入就会比往年少一点。所以建议和玉等过年之后,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卖粮食,到那时候价格相对来说还划算一点。”

“属下附议。”未央也站出来说道。

“本将军知道这边冷,皇恩浩荡,赐予我们的衣物,既然大家都赞同,那就这样执行吧。反正明年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有了。本将军也不会穿着棉衣,全部留给最需要的兄弟。”李总兵身先士卒,开解大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和玉想想也是,自己二十几万担的大豆和玉米,一下子涌入市场,无疑是对燕平城以及附近的粮市产生冲击。自己赚不到好处,普通粮农也受到伤害,只有收粮食的粮商会得好处。这李浩能和自己说这样的话,看来这李府的粮店,不仅仅是赚钱,很有可能还肩负着稳定粮市的重任,有点类似于宏观调控。这李府是明硕国数一数二的皇上,要是不为朝廷做事,估计也不可能屹立百年不倒。

听了李浩一番劝告,和玉知道怎么做了,只好开始找人建大粮仓,一眼望过去好几十个,很有成就感。看着晒干的玉米黄豆,水稻,花生,葵花子被送到仓库里,心里成就感,油然而生。

李登峰一行人,看到和玉家的粮仓这么气派,唏嘘不已。没想到能收这么多粮食。收完这些之后,开始犁地,翻地,准备播种冬小麦。现在源源不断的有马匹送过来,不管是拉车,还是耕地,绝大多数用的是马匹,但是耕水田的到时候,用的是牛,马匹不能在泥水里拉犁。

至于白菜和娃娃菜,和玉不准备现在卖,窖起来,等快过年的时候卖;因为天冷,那时候没什么蔬菜,这两样,绝对可以卖好价钱。当然了,和玉没有忘记留种子,又大又壮的,是留种子的最好选择。

田里面收拾好,已进入深秋,冬天即将来临。怕柴火不够,所有的人,跑到山里面去砍柴,拉到住所附近。和玉怕他们把山上的树砍完了,交代砍柴的时候,不要一颗挨着一颗的砍,而是砍一棵间隔一颗,以防突然砍完,引起山上的水土流失。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相信长此以往,一定会有作用。直到每家每户院子里放满了柴火才放心,要是柴火不够的话,大冷天谁去砍柴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