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第9节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第9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吃完东西,将桌子再次整理干净,保证试卷不被污损,崔瑛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草稿,改掉避讳字和几处语法不通达的地方,然后再进行誊抄,保证卷面整齐干净。

崔瑛将文章誊抄完毕,很快便有一个青衣官员领着他绕到后殿。这是一座小殿,只有崇文殿一半大小,他被引到西次间里。

“小郎君且坐在这里静候传唤,莫要心急,官家是个和气人,别担心。”

我要信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是个和气人,我就是个傻的。崔瑛在心底悄悄吐个小槽,气定神闲地站在那里。不是崔瑛没有坐儿,实在是大半天的跪坐让崔瑛的腿脚特别难受,可又不能在其他人面前蹦跳跺脚,免得失仪,可不就只能站着活动气血了么。

等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崔瑛便被引到了正殿。崔瑛老老实实地低头行礼,站定,等待来自皇帝的面试。

这一场笔试非常简单,只有两部分题,前面是贴经,就和现代的填空题差不多,只是需要填的字略多一些,《孝经》和《论语》各出十题,每十题占了一张卷轴;后面则是一道策论,问对于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崔瑛一边磨墨一边在心底慢慢回忆这两部书,慢慢落笔,确保不出任何错误。他能感觉到,原本坐在他们身后的官员们开始起来走动,有时还会在某些人身边驻足。而皇帝却离开了崇文殿,似乎到后面去了。

他强迫自己收敛心神,不要在乎外面的干扰,这项功夫在范坦一天天在他练字的时候向他安利书画好处的督促下,进步极为神速。

两卷贴经一写完,便立即有一位红袍的官员将自己的卷子抽走,还招呼他的友人一起来品鉴起崔瑛的字来。

崔瑛一边铺开草稿列策论的提纲,一边在心底恶狠狠地想:这要是搁现代,就这监考态度,必须投诉,考场随意走动、随意说话,严重影响考生情绪,知不知道、知不知道!想想当初中高考监考前的培训、注意事项、考试,崔瑛再一次深刻地感觉到,古代不位居人上,就真的没什么人权。

前面的内容很简单,是一位坐在皇帝左边的老者询问一下崔瑛的家世、经历之类的东西,而皇帝拿了崔瑛的策论打算看一看。

“好字!”柴荣一声轻喝,将崔瑛的试卷递到他下首的柴宗训那里,“大哥儿来看看这孩子的字,堂堂之气跃然纸上啊!”

“果然是好字,乌方光大,可作永岱的法贴。”柴宗训点头道。

“没想到一个用数算应举的童生还写得一笔好字,吕圣功瞒得好紧,是怕我们抢了他的义子么?”坐在太子下首的一个老者凑上去看了看崔瑛的字,笑着点评了一句。

在心底吐槽完毕,注意力还是得回到试卷上来,这道策论出的实在是太大,不过大题目小切口,这是属于中高考作文写作常识了,崔瑛自然也是熟练掌握的。

他先在草稿中间画上一个圈,写下“中庸”两个字,又在一侧勾勒出一张阴阳鱼,在阴阳鱼附近写下诸如平衡、教育、流通等等一系列文字再用一两个字注明六安城相应的事件,然后在草稿的另一边,将这些词语整理成体系,提炼出文章的大纲。

这是崔瑛在现代写作和解决问题时最常用的方法,先进行头脑风暴罗列出众多可能,再将这些可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组织成框架,之后再进行写作就顺利的多了。跟着崔瑛学会这套思维方式的学生,不仅高中议论文从来不犯难,而且进入工作岗位后工作效率也都是相当高的。

框架列了出来,写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崔瑛重新铺开一张草稿,他现在并不会正统策论的写法,但写散文重内容,对崔瑛来说要写比重形式的骈文容易很多。除了要尽量使用文言词语,别让自己的文章显得太“质朴”外,就是要小心别用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典故,这些都是极易露出马脚的地方,即使在草稿上也不能出现失误。好不容易将草稿打完,崔瑛才发觉已经过了正午,他的桌角上放了一块蒸饼和一碗汤。

崔瑛借吃东西的机会四下一打量,一开始那些红袍紫蟒的官员只还有三四个在场,却不知不觉出现了一些身着青衣的低级官员,而考生的座位也已经空出了六七张,看来这回是笔试完毕紧接着就面试的节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