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1193章 掌声

第1193章 掌声(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锐既然选择了提前研究的模式,自然不想再玩什么分享的模式了。

再者,结构和信号一起做出来,才能大致的让人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缺一不可。

杨锐要是只做其中一个,依旧指不定啥时候能得诺奖。

G蛋白偶联受体和其他的领域不太一样,因为该领域太难了,所以,积累固然是需要的,有时候却还要看运气和灵感。

所以,12年的诺贝尔奖和02年的诺贝尔奖,甚至92年的诺贝尔奖,并没有太遥远的距离,至少对杨锐来说,并不是不可逾越的距离。

研究结构,还是研究信号,这是两个环节,也是两级难度的。

做结构的是不会跑去做信号的,做信号的是不会跑去做结构的,虽然都是蛋白质领域的内容,但基本属于两个分支,而且,这两样是互相比较的难,为什么要同时去做?

包括9名做评委的高阶学者,现在都在皱眉看向杨锐。

杨锐只若不见。

他当然知道结构和信号传递两个问题非常之难。

当然,这东西得奖的几率也是超大的。

事实上,只要做出任何一个,就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两者合并,就是一个完整的诺贝尔奖——按照《诺贝尔奖基金会章程》,诺贝尔奖是可以同时奖励给3个人的,在《章程》的第四节,它是如此规定的:“奖项可以评分给两项工作,每一项工作都要值得获奖,如果两个或者三个人共同完成了一项值得获奖的工作,奖项就应该同时颁发给他们。但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一种奖都不能同时授予三个人以上。”

在80年代以前,或者更早一些,在60年代以前,诺贝尔奖经常性的会颁发给一个人或者两个人,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是随着诺贝尔奖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三个人授奖已是常态。

例如杨锐现在进行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和信号,原本就应该由美国科学家莱夫科维茨和克比尔卡分享。

但那是2012年的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