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为儿女计

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为儿女计(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等到安置十七格格,敏嫔松了一口气,幸好带了好几车东西过来海淀的,要不然真要叫人麻爪。

例如像福善家这样,长子补不了缺,不能随旗行走,就应该不准补缺。

可以由其他人代袭,如福善的嫡次子额尔赫。

不过为了不跟儒家嫡长子继承的礼法相违背,在额尔赫百年后,这“代袭”结束,爵位可以重新回到长子一脉。

对于勋贵大家来说,这种承爵制度有隐患,可是对于朝廷来说,却是利大于弊……

敏嫔看到十七格格被送过来,心中无语至极。

康熙看出他性子老实,望向额尔赫道:“听说你如今都开十力弓,比在宫里时强出不少?”

额尔赫点头道:“奴才自在贝勒府当差,就改练了新弓,也得了黑山大人的指点,每日练箭时长翻倍,三年下来,总算不会再给皇上跟九爷丢脸。”

康熙听着,很是满意,道:“晓得自己的短处,学习旁人的长处,还能勤勉坚持,不错不错。”

他想到了额尔赫的阿玛领侍卫内大臣福善。

福善长子病弱,长孙人才寻常,比不得额尔赫这个次子。

这叫什么事儿?

这次圣驾移驻畅春园,带的宫妃不多,十七格格之母并不在其中。

不过她面上依旧是欢欢喜喜的,拉了十七格格的手,跟魏珠道:“你去接的人?大冷天辛苦了,十七格格养的真好,真是让九贝勒跟九福晋受累。”

魏珠道:“是奴才去接的,皇上吩咐奴才给娘娘送过来。”

敏嫔点头,示意人赏了魏珠荷包。

偏偏额尔赫分家出来,只因为朝廷尊崇儒家,自己重视太子,八旗宗室与勋贵也都改了旧俗,不再是择子或幼子继承爵位家业,而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只传承给嫡子。

康熙陷入沉思。

八旗的爵位,都是因军功封出来的。

像福善长子那样的人,就算继承了一等公,也没有办法补缺。

这勋贵袭爵,要不要再定下其他规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