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崇祯七年 > 三十二章 善意

三十二章 善意(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寒摆了摆手,一个许如桀的家丁把一个大麻袋扔在地上,然后又把一个小布袋递给了董策。

张寒道:“董大人,一共一石米,十两银,你点验一下。”

董策闻言便是一愣,等打开袋子一看,米袋中糙米里面混杂的泥沙大约不超过三成,而银子竟也不是那等粗黑发乌的劣银,而是上等雪白亮亮的银子。

这就让董策更是惊诧不已。

明季末年,克扣成风,自上而下,无有禁止。饷银从北京城的中央部阁出来,先得被那些无法无天的文官儿们给刮一层,然后到了地方上,从总督、巡抚、总兵、参将、守备、管队官乃至于是最低级的甲长,都得伸手捞一把。基本上就是三七分,不是给你七成,而是扣掉你七成!

他又补充了一句:“下官可以用田产来换。”

董策自然是没说实话,他在这儿留了个心眼儿,为了说的可怜些,几乎把所有的武器数量都打了个六折汇报。尤其是大号铅弹,足足还有二十多发,火药也足够用五次的。

张寒沉吟片刻,道:“你要什么?”

“火药十斤,大号抬枪的铅弹十发,小号鸟铳铅弹十发,弓五张,箭一百支,腰刀五把。”董策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张寒的脸色。

平心而论,董策的这要求不过分,不过是想要把手下武装起来而已——至少得有一张弓吧?但是在积弊已深的大明,这却是个有些为难的要求了。天启年间,崇祯初年,辽东几十万大军覆灭,有的军中,十几个人才匀上一杆枪,一把刀,其实武器朝廷是足额拨给的,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辽饷,只可惜都让东林党人还有那些贪婪狠毒的文官集团给漂没了。

董策之前已经仔细询问过李贵了,按照惯例来说,安乡墩这十一个人,每个月合计该有银十四两三钱五分,粮两石,但是实际能到手的,也就是五两银子不到和五斗里面掺杂了一半儿泥沙石子儿的糙米。就这些,还要把甲长挂掉一层,到了他们手上,就没什么了。

今日为何这么多?

张寒听了,淡淡的瞟了董策一眼:“董大人,凡事,总要有个分寸。”

董策顿时心里一凉。

没戏了。

等两人回来,天色已经不早了,石匠已经把石碑想重新刻好了,董策等人的名字赫然其上。

“安乡墩共有墩军十一人,其中客兵四人,每月饷一两五钱,本色米五斗。本军六人,每月饷银一两。甲长一人,每月饷银二两三钱五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