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崇祯七年 > 六六七 死者哀荣,伤者安心,生者奋进

六六七 死者哀荣,伤者安心,生者奋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根本就没这么多钱呐!上哪儿弄钱去?

董策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原委,但当他看到那些士卒们目光——那是一种毫不保留的信任和尊重——他便决定,无论如何,再怎么艰难,自己今日说的这些规矩,也绝不能变,也要坚持下来!

或许在别的将领看来,这是难比登天的事情,但董策看来,却也未必如此。

其实明朝末年,几大势力的战斗力,普遍都不怎么样。官军很烂,而起义军前期被官军各种吊打,后期有了些长进,却也不没多大。就算是战斗力最强的后金兵,跟他们攀上的那门几百年前的老亲戚比,也是天差地远。当年完颜氏麾下的金兵,能身披双层重甲,连续策马发动十几次冲锋,直到将敌阵彻底冲垮为止,现在的后金兵,能有这等能力么?或许巴牙喇兵有,但数量终归是极少。

给战没者的家属以丰厚的抚恤,给战死者以极大的哀荣,让他们死后极为之荣耀,后事亦是无忧。

给受伤无法再继续作战之士卒一个安心,让他们不用再担心下半辈子的生活。

给英勇作战的士卒一个公平,给他们物质上的赏赐,给他们精神上的嘉奖和光荣,给他们地位上的提升。而由此,所有的士卒也都清清楚楚的看见了一条能够让自己成为人上人的金光大道。

他们会英勇作战,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付出会有回报,而自己这样做,是对大人的回报。对于受伤和死亡的畏惧,他们远比其它的明军士卒要低得多,并不是不怕死或者不怕受伤,而是少了许多顾虑。因为他们同样明白,自己受伤之后,下半辈子也会活的很好,他们就算是死了,身后也不会那般凄惨。

实际上董策这种做法,也不难想到,也不算稀奇,但古往今来做到的能有多少?

有的人是压根儿就不把士卒当人,不愿意这么干,有的人是想这么干但是无能为力。因为按照董策的这个抚恤政策,这个抚恤标准,花费实在是太大了!

一个士卒战死,纯抚恤金就要花费十两银子,有孩子的话还要两石粮食,折合八两银子,这样一加,就是十八两银子了。这还不是全部。棺木呢,不得购买么?像是董策买的这种棺木,一个就得五两银子!这就二十三两了。

战死一个士卒,二十三两!

而伤员只会更多,哪里有那么多的差事给他们安置?

现如今磐石堡军还弱小,人数也少,自然战死受伤的就少,像是这次,一共死了九个。但规模扩大之后可就不是这样了,真正的大战,一场战斗死伤几千上万也是寻常,到时候一场仗就得几十万两银子——仅仅是抚恤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