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法兰西1794 > 第668章 比利时钢铁基地

第668章 比利时钢铁基地(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期间,客人们对于手中这些制作精良的钢制器具赞不绝口,但也仅此而已。等到餐宴结束前,安德鲁有意无意的将手中的1把不锈钢叉子,遗忘于室内的1座喷泉池里。

等到两周之后,再度来到杜伊斯堡城市宫参加宴会的荷兰大使佩尔斯是惊奇的发现,躺在水池里的那1把钢制叉子在水中浸泡14天后,依然光泽如新,没有丝毫生锈或变黑的迹象。

依照18世纪晚期人们的普遍认知,但凡是金属制品,无论是黄金白银,还是各类钢铁,1旦浸泡于水中3到7天,其表面就会生锈,或是出现1些难看的黑斑。

然而,眼前的钢制叉子泡水14天,却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那时钢叉居然没有生锈或发黑的迹象。

于是,这位喜欢来事的荷兰大使,随即向埃尔隆伯爵夫人提出,希望自己能购买1套不锈钢餐具,但被女主人委婉的拒绝,宣称这些餐具太过稀有,属于不卖品。

在经过卢森堡钢铁联合体的量产风波后,在1798年初,法国每吨生铁批发价下降了30%,仅为100法郎左右;

而与此同时,英国生铁价格保持在每吨8英镑,约210法郎。是法国的两倍有余(说明1点,此数据是1811年的英国生铁价格)。

至于锻钢等普通钢材价格,英国是法国的5倍有余。如果不是法国自己的钢铁吞金兽产业太多,诸如蒸汽机、火车、轮船、桥梁、枪炮产业等等,估计法国的钢铁会大规模流入英国。

然而,沃克兰和他的团队在卢森堡钢铁基地生产出来分铬镍合金钢,其每吨成本达到了2万法郎,差不多1公斤不锈钢20法郎。

在后世,这种不锈钢被命名为“奥氏体不锈钢”,它通常含有约18%的铬,8%的镍,以及其他的少量金属元素。

不得不说,这位佩尔斯大使胆子非常大,他居然将泉水池里的叉子偷偷藏在身上。由于担心埃尔隆伯爵夫人的追查,以借口回国述职为理由,带着那1把不锈钢叉子,1口气从杜伊斯堡跑回了阿姆斯特丹。

数天之后,法国执政官到访荷兰期间,也顺便追查了这1桩“城市宫餐具遗失案”。

等到了这个时候,无法抵赖的佩尔斯大使这才颇不情愿的,将那1把不锈钢叉子交了出来,而安德鲁也原谅了荷兰大使的冒失。

需要说明的,在贵族宴会中,那些精美餐具被偷事件非常普遍,以至于仆役都是人盯人的看管嘉宾手中的昂贵餐具。

而且,很多欧洲的1些著名文人,以及外交官们都喜欢在餐桌上搞1点小动作,类似1桩“读书人窃书不算偷的雅趣”。

在安德鲁要求下,上述强度高,硬度和韧性大,耐热、耐腐蚀的不锈钢,很快被制成精美的法式餐饮器具。1套5公斤左右的不锈钢餐具,算上后期的加工制作工艺,最终成本为120法郎左右。

在库泰勒发给安德鲁分电报中,这位总经理颇为兴奋的说,已经生产的1000套不锈钢器具,依照每套售卖300法郎的标准,其基本盈利会超过18万法郎。

然后在1天后,安德鲁却毫不客气的致电库泰勒,说他“鼠目寸光”,这种划时代的高科技好东西,决不可能这样轻易的“贱卖”了。

依照大老板的建议,库泰勒要求工匠们在每只餐具上打了1系列特殊的标识,包括安德鲁的头像、钢铁联合体的徽标,以及字母与数字组成的编码等,1下子就将不锈钢餐具的逼格拉满。

1798年新年之际,在招待外宾的宴会上,埃尔隆伯爵夫人在安德鲁授意之下,拿出了那12套不锈钢制成的餐具来招待各国的外交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