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风起明末 > 第372章 谋议

第372章 谋议(第3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河北大名府民变,杨文岳为了头顶的官帽必然要救。

河北同样受灾严重,大名府飞蝗蔽日,众多乡邑颗粒无收。

袁时中和王俊,正是这两地之中规模最大的义军头领。

山西、浙江等地同样是受灾严重,不过因为距离太远,往这两地去的人,没有传来太多的消息,两地义军也没有能够形成规模。

不过单是山东、河北的这两支义军,已经是足够了。

“袁时中在大名府起事,攻破开州,聚众足有五万余人。”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联络四方的义军,将散落的力量凝聚在一起,避免各自为战,被官兵各个击破。

唇亡齿寒的道理,只要说出来,其实大家都能明白。

河南的大旱遍及全省之地,很多地方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

黄河的水位几经下降,很多河段甚至出现了断流的情况。

杨文岳所领的保定兵,正是这种情况下,轻而易举的渡过了黄河。

“距离大名府最近的军镇便是保定,单是保定的镇兵却是跟随着杨文岳南下而来,北地九边各镇的营兵又被建奴所牵制。”

“昌平等镇的营兵又承担着保护皇陵,拱卫京师的重任,就算是分兵平叛,也分不出多少的人来。”

“袁时中那边,朝廷根本无兵可制,这种情况之下杨文岳作为保定的总督,必然要派兵去救。”

不同于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李岩的起点远比他们要的多,他对于朝廷的军镇分布,运行逻辑一清二楚。

这也是他为什么传告袁时中和王俊在此时发难的原因。

天灾至此,而朝廷不仅不遣官赈灾,很多地方还仍旧征收税赋,太多太多的人难以活下去。

这样的情况,民变的烈火无论如何也无法扑灭。

朝廷的官兵就算再是善战,就算再是勇武,也没有办法彻底将起义的烽火压下。

今年受灾的地方不仅仅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等地皆是遭遇了旱蝗的侵害。

山东连岁大旱,有些地方已经到了人相食地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