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天子 > 第二十二章 立谁?

第二十二章 立谁?(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姚崇不愧是大唐名相,这口才非常好。”李隆基大为赞赏。

“姚大人,你这话不对。前朝不立长而立幼,是以败亡。”张柬之忙来帮腔。

“张大人,你此言差矣。”宋璟立时接过话头,反驳道:“杨勇虽是长子,却是无才无德,奢华无度,文帝不得不立杨广。杨广才智非凡,弱冠平南陈,一天下,率军北征,大破突厥,威名天下传。即位以后,杨广收西域,设郡县;开大运河、北击突厥、东击高丽,前朝之强,千古罕有。就是太宗皇上,对杨广也是赞赏颇多。”

隋炀帝在后人心目中是一个奢华无度的暴君,然而,平心而论,隋炀帝对中国历史做出的贡献很大,就是唐太宗也是佩服。

隋炀帝还在弱冠之时,就率领几十万大军平定南陈,统一国家。那时候,他率领下的隋军号令严明,秋毫无犯,百姓称颂。而且,他平定南陈后,把南陈的图书收集起来,派人整理,这为南北朝大乱之后汉文化的恢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姚崇号称唐朝最有才干的宰相之一,却是与张说是死对头。两人到死都在相互算计,遂有“生张说不如死姚崇”的典故。

两人之间的仇恨说到底,就那么一点儿小事,还在两人不得势的时候。张说参过姚崇一本,自此以后,两人就是势成水火,相互敌视。

张说一生参过的人还会少吗?记张说的仇也没有多少。姚崇一辈子被人弹劾还会少吗?姚崇又不记别人的仇,却记住了张说,两人就因此事而结了一辈子的仇。

李隆基曾经亲自把两人叫到一起。给两人排解,要两人放下这段恩怨,却是没用。两人当着李隆基的面答应不记仇了,背着李隆基还是爱怎么斗就怎么斗。

“姚大人,你此言过也。”狄仁杰也是一愣。敢如此直言狄仁杰不对的人并不多,立时反问道:“自古以来。长幼有序,汉高因之不废惠帝,姚大人不会不知道吧?”

为了收拢南陈读书人的心,他与南陈读书人谈诗论赋,这些读书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而归心,这对江南之地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隋炀帝继位之初,多有建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收回西域,这是隋文帝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而且,隋炀帝还在西域设立郡县,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自此以后,郡县制在西域推行开来。

“国老,你此言更加不对。”姚崇却是声调有些高,反驳更加得力了,道:“汉高早欲废惠帝,因留侯之计而不得不放弃。惠帝即位,吕氏当道,诸吕乱政,赖周勃陈平方才重安刘氏,文帝即位,大汉得安。国老,姚某说得可对?”

汉高祖刘邦对汉惠帝刘盈很不满意,认为他是个软娃娃,撑不起汉家江山。事实也证明,刘邦是对的。刘邦想要废掉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却是因为张良一计,吕太后请出“商山四皓”为刘盈助威,刘邦最后不得不放弃废刘盈的想法。

刘盈太软弱,他就一傀儡皇帝,大权落在吕太后手里,吕太后大封吕氏,诸吕作乱,差点篡了汉家江山。直到吕太后死了,周勃陈平两人动政变,这才把吕氏势力铲除,立汉文帝,汉朝这才安宁。

“这……”姚崇说的是事实,狄仁杰无法反驳。

能说得狄仁杰无法反驳的人并不多,群臣大为诧异,把姚崇好一阵打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