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庄子的故事 > 第55章 庄子的道德与人德(二)

第55章 庄子的道德与人德(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第一个故事里,也就是接下来,孔子说了一句相当重要地话。如果我们懂了这句话,我们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

请看原文:

常季曰:“何谓也?”

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我们把这一段话翻译成白话文,方便大家理解。

孔子回答说:“他是个道家!他认为人和万物都来源于道,死后又回归于道。人与万物都只是变化出来的一个具体事物而已,回归于道后,还会变化成为什么呢?任其自然吧!

死或者生都是人生中的大事了,可对于他来说,死或者是生都只是这个生命的结束,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我依然还是我,我就是道。即使天翻地覆,他也不会因此而丧失、毁灭。我依然还是我,我就是道。

他是个得道之人,明白事物变化的道理。所以!无论生死如何变化,此物死彼物生,自己将变成何物,他都不会在意的,随遇而安。无论变化成什么,都只是因道变化而来的,他就坚守这一点:他是道。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是由道变化而来的。”

历代学者一般都是单单从字面意思直译的,所以!无法解读清楚。再则!大多数学者本身就没有解读清楚道家的“生死观”,也根本无法解读清楚这一段话。

解读这一段话是需要有基础的,没有一定地老庄哲学基础,是读不懂的。

在这段话中,表达出了王骀的一种境界,从道的高度看待人生的境界。认为人死了但还会变化成另外一个物种、一个东东。作为人是死了,但换了另外一种形式存在。而且!永远在变换中,此物死彼物生,生生不息。

这是一种如何高的境界?

如果我们站在现实社会学人的范畴上看待人生,是永远也达不到这个境界的。

如果我们有这样地人生境界,用于现实生活中,我们将是多么地豁达?我们还会与人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吗?还会追逐名利吗?还会追逐身外之物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