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凤穿残汉 > 第2卷青州之鹏 第72节野心与纯真

第2卷青州之鹏 第72节野心与纯真(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蔡吉并没有责怪张清对学童进行体罚。这是个残酷的世界,温室花朵的培养方式不是讲武堂的风格。所以这会儿她只是扫了一眼对面的少年感叹说,“蔡风当初刚被张大哥带来太守府的时候,还是一副瘦不拉几的模样。一眨眼的功夫如今已长成如此壮硕的少年郎了啊。”

张清听罢蔡吉夸赞,亦跟着自豪地点头说,“那孩子不仅个子长高了,身子壮硕了,武艺更是见长。清打算年末招他入伍。”

“入伍?可吉记得蔡风才十六岁”蔡吉回头惊讶地问道。

“十六岁有啥关系。想当初李达十五就成蔡府家将了呢。”张清随口说道。

耳听张清提起了李达,蔡吉顿觉的心头像是被堵住了一般。紧跟着,便听她以沉闷地语调向张清坦言道,“张大哥,吉这一次并没有将智深接。”

郭嘉见太史慈追问得紧,不由停下了脚步抬头望了一眼灰白的天际,幽然道,“子义,吾等身为部下固然能为主公排忧解难。然则有些事情却唯有靠主公本人才能想通。”

且说郭嘉与太史慈各怀着心事离开了二堂院,蔡吉则独自一人在书房内又枯坐了半晌。在她的身旁堆着一叠用纸书写的公文,上面记录着一个季度东莱郡以及北海七县上报的财政状况。由于东莱北海两地正逐步用纸张取代竹简,官府的账目记录形式也由最初的纯文字格式向表格形式进化。虽然这种表格不及一千八百年后的表格来得复杂多样,但也多少有了些宋明时期账簿的雏形。此外蔡吉为了防止篡改数据,还规定账目的数字一定要用大写,而这条规定在历史上乃是直到明朝才开始实施的。

然而此时此刻的蔡吉却丝毫没有翻看心血的意思。李达的事情,以及是否让张清去幽州的问题,搞得她有些烦躁。于是在发了一会儿呆之后,蔡吉最终站起身,决定暂且将公文搁一搁,先去隔壁讲武堂转一圈散散心再说。

话说,蔡吉在有烦恼的时候很喜欢去讲武堂。每每看到孩子们念书习武的样子,她的心情就会随之愉悦起来。因为孩子们的欢笑会让蔡吉觉得她确实在让历史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不过这样的日子恐怕也持续不了多久。黄珍趁着去年冬闲的时候不仅修缮了黄县的城墙,也连同赛鲁班等城内的工匠在太守府外修了一座大宅子。黄县的富户闻讯后,还自发地捐助了不少物件给讲武堂。因此按照黄珍的说法,大约在五月之后将讲武堂搬到新宅子里授课了。黄珍等人之所以会想到修这个宅子,这一来是因为讲武堂招收的孩童已由最初的百十人扩充到了三百余人,共有十个班级。太守府现在的那个小院自然是显得有些拥挤了一些。二来黄珍郭嘉等人也认为一个大而正式的学堂,有利于对外彰显蔡吉注重教育的形象,从而提高蔡吉在士林的声誉。要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刚愎自用的公孙度,都在辽东请了管宁等大儒开学堂。更不用说是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了。

所以对于讲武堂的搬迁,蔡吉并没有异议,只不过一想到日后在太守府内再也听不到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她总觉得有些失落。可当蔡吉信步跨进讲武堂之时,她第一眼看到的并非是幼童们摇头晃脑念书的样子,而是张清正在校场上教孩子们习武的身姿。

眼前这群在校场上练武的学童约莫有三十来人,看上去最大的已有十五、六岁,最小的应该也有十三、四岁了。依照汉末的标准,这样的年纪已经可以随时步入成年人的行列。所以张清一招一式教得很认真也很严厉。不过就算是如此学童中还是有人注意到了站在大门口的蔡吉。

“主公”一个年幼的学童转身向蔡吉恭敬地施礼。但他得到的却不是张清的表扬,而是一记毫不客气的教鞭。

“继续操练不许分心”教训完分心者的张清,扭头向身后一个身材魁梧近似成年人的少年吩咐道,“蔡风,汝来督练”

“喏。”

被点名的少年跨前一步,以锐利如鹰一般的目光督促着的同学练拳。而张清则信步上前向蔡吉抱拳道,“见过主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