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终极战争 > 第十六章 倒数计时(上)

第十六章 倒数计时(上)(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按照最理想的结果:二十亿级核弹头释放出的能量有百分之五十转化为动能,小行星在爆炸后一分为二,且分别加速与减速,改变速度从而改变其到达地球轨道的时间,使得小行星的两部分分别从地球前方与后方经过,而不是撞上地球,拦截距离至少要达到一千五百万公里!

这是只有在理想情况下才会产生的结果。比如核弹头在爆炸后,肯定无法让百分之五十的能量转化为动能。

即便如此,也大大超过了人类的科技实力。

别说把上千枚重达二点二吨的两亿吨级核弹头送到一千五百公里之外,通过遥控依次击中小行星的同一部位,就算把设计质量为十二吨的二十亿吨级核弹头送到一千五百万公里之外都办不到。

把十二吨载荷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哪怕从近地轨道上发射,运载火箭的质量也在三千吨以上。也许,制造三千吨的运载火箭、并且在近地轨道上组装,以人类的科技实力还能勉强办到。关键是,理想撞击点在小行星中部,也就是质量平衡面的边缘上,因此弹头在撞击前需要达到小行星的速度。就算小行星没有加速,仍然为每秒一百一十三公里,人类的科技力量也无法把十二吨重的核弹头提高到这个速度,即便是二点二吨的两亿吨级核弹头,都不可能!

只是,在最初的时候,该项目的目的不是拦截小行星在减速阶段喷射的物体,而是用超级核弹头直接轰击小行星。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2014x1不是小行星,而是地外文明的宇宙飞船。

为此,行星防御理事会启动了“勇气行动”项目,着手研制两种超级核弹头,以及运载工具。

大约在一年前,在拥有了更强的观测手段之后,罗晋勇率先提出,2014x1至少在总体上是一颗小行星,哪怕受到地外文明控制,而且地外文明的宇宙飞船在星体内部,也很难用核弹头将其摧毁。

这个发现,让罗晋勇坚定了小行星将在地球上“软着陆”的想法。

其次就是,即便前面的困难都解决掉了,小行星在爆炸之后也会产生大量质量巨大的碎片,部分碎片在相互碰撞之后,速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肯定会有很大一部分碎片会击中地球。如果在拦截小行星的时候用光了超级核弹头,拿什么来对付这些同样能够导致人类灭绝的小行星碎片呢?

在科学顾问委员会提出质疑,中俄联合反对的情况下,美方不得不搁置了代号b的防御方案。

只是,这个发现也让“勇气行动”项目一分为二,即a方案与b方案。

因为坚持“撞击假说”,所以美方认为,必须摧毁小行星、以及星体内部的地外文明宇宙飞船,主张研制当量高达二十亿吨的核弹头。当时,美国军方提出,首先用两亿吨级核弹头在小行星表面炸出一条通道,然后让二十亿吨核弹头在小行星中心爆炸,达到同时摧毁小行星与地外文明宇宙飞船的目的。

这个办法看上去很高明,实际则是自寻死路。

首先就是,拦截距离必须足够远,不然小行星爆炸后生成的碎片同样会击中地球。因为小行星的质量高达五百亿吨,爆炸后生成质量在一百万吨以上的碎片、并且击中地球的概率非常大。根据模拟计算,如果二十亿吨级核弹头在小行星内部爆炸,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把小行星一分为二,两个部分的质量都在两百亿吨以上,其中一块击中地球的概率不会低于百分之五十。

要多远才算足够远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