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刺局(出书版) > 刺局(出书版) 第11节

刺局(出书版) 第11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凭手脚吃饭没错,但不能不带脑子。以往你们走暗道南运北送地发些小财也就算了,毕竟不为国之大患。但这一趟没有小财只有大祸,劝你还是收手罢休了。往后我让关隘之处给你开些口,你就此回去用心将小财做大,没必要在这浑水中找金子。”薛统领的话是威胁也是让步,威逼利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梁大当家放弃眼下正在做的事情。

只是凭这几句对话,齐君元已然知道这两个是什么厉害人物了。

且不说这两人是大大的有名,官家、民间没几个不知,就算是没太大名气的低调之人,只要具备某种实力,或者有特别的身份、背景和社会关系,都会成为离恨谷刺客的了解对象。所以有人说一个顶级的刺客除了刺杀技艺之外,还必须成为一本时势百科书。必须了解到官家草莽的现时状况,掌握黑白道各阶层重要人物的具体情况。这些信息可以让他们在布刺局、行刺活时清楚什么可利用、什么是忌讳。

所以齐君元很自信地断定,凶悍的青衣汉子是一江三湖十八山的总瓢把子梁铁桥,“铜柱炮烙”般的头领则是大周御前特遣卫的头领之一薛康。

几乎同时,西北方向尖峰般的汉子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再躲着藏着就很没有意思了,所以南边草树后面再要不出来个人就显得有些市井。人出来了,走出一个人不说明什么,但如果走出的人身上释放出杀气,比秦笙笙的琴声更为狂悍的话,那说明的问题就多了。而且这个人身上不但有杀气,好像还沾附着冤魂气息、妖魂气息,人们只需多看他两眼,便会觉得是亲眼见到了商纣时烫死人的铜柱炮烙。

秦笙笙的琴声没有停止,依旧是《刀过野》的曲子,这已经是第五遍的开始。但也是从这一遍起,曲调变得沉稳、缓和了,曲意也变得残酷、冷漠。这是将激情之杀变成了决意之杀,如同一把疾砍的快刀改成了慢慢推进,缓缓切入脖颈,渐渐压进皮肉。让被杀的人亲眼看着自己皮肉破绽、血液喷溅,让被杀之人真切感觉自己气息开始断续、衰弱。这样的一首曲子,回荡在处处残火、满地死尸、焦骨蜷缩的环境中。让人从最初鬼魂贴身、利刃刮面的错觉,变成了尖刃触心、恶鬼附身的真实体会。

秦笙笙真的是个杀人的天才,别人也许三年都无法适应的杀气压力,她只用几遍曲子的时间就适应了。不仅是适应,而且遇高越高。她很快将自己的意念、心力投入,将自己琴声所挟杀气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同时将死气弥漫的氛围变得更加肃杀。

四个方向四个领头的人,只有齐君元是坐着的,也只有他想置身事外。“各位都是江湖上的明眼人,应该看得出我们身在此地根本就是误入。如果真是来找什么东西的话,我们肯定会悄没声息地去做,这样大大咧咧地那不就成了傻瓜吗?而且你们看看,这地方烧成这样了,还能找到什么东西?要我说呀,东西应该是被烧毁上德塬的强人抢走了。你们应该去追查那些人才对,而我们几个人是绝对不具备屠庄能力的。或者找找此处尚存的族人,他们说不定可以告诉你们要找的东西在哪里。”齐君元很巧妙地将矛盾过渡到别人身上。

西北方向尖峰般的汉子也再不多说一句话,他是在静观东北方那个凶悍的青衣汉子和南面“铜柱炮烙”之间是怎样一个争斗。此人虽然没有置身事外的打算,但做法却和齐君元有共通之处,就是设法让那两方先相互消耗,然后自己做举手得利的渔翁。因为他这次携带的手下太少,与那两方正面争斗是很不明智的。

第六章 最危险的……

故敌对

一江三湖十八山是个江湖组织,也代表着一个范围,它涵盖了长江两岸太湖以北直至淀山的大片区域。这区域内所有绿林道都由合意堂总瓢把子梁铁桥统管,总舵设在江中州。

梁铁桥这个总瓢把子是用一把割缆刀硬生生打出来的,据说他初出道时最厉害的招数就是一记“以命换命”。按照常理,所有打斗拼杀之人都是为了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毁灭别人的性命,而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毁灭别人性命的前提,所以在实斗之中都不敢以命相对。但这恰恰给了敢拼命的人制胜的机会,只要对手稍一迟疑和退缩,反会让“以命换命”变成了以伤换命。

“来者是一江三湖十八山的梁总把子呀。不知遵驾此来是为南还是为北?”“铜柱炮烙”的声音如铁锤击铁砧。

“原来是大周御前特遣卫的薛统领啊,你带着鹰、狼队越界至他国境内,不知如此冒险为公还是为私?”青衣汉子的声音就像浪击砥柱。

听对话内容,这两人竟然是认识的。但从语气上推断,他们相识的过程并不愉快。但建立在敌对双方基础上的了解,有时比真正的朋友更有深度。

“楚地今已无主,所设节度使职为大周编录,我又是如何越界入他境?倒是梁大当家渡水翻山走得远了些。”“铜柱炮烙”般的薛统领口齿也铁打铜铸一般。

“我们这种凭手做活、脚行道吃饭的人也是实在没办法,要不然也不会常常麻烦薛大人费心费力纠难不息啊。”用牛皮条裹住自己的梁总当家就像块又黏又韧的牛皮糖,让铁打铜铸的口齿都无法随意咬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