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荣锦路 > 荣锦路 第126节

荣锦路 第126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此事是由元嘉负责,不如让元嘉和其余负责此事的人来回答诸位爱卿的问题。”天和帝没有回答,而是建议道。

“臣请陛下让元嘉郡主入殿回答。”户部尚书赶紧应道。

随后,天和帝允诺。宣召的声音响起,沈皎带着华正等人步入了朝堂。

第314章 劝杀

为了应对这些官员的提问, 沈皎这次带上来的不只是华正一人, 还有天和帝赐给她的多名工部的农事大家。有了这些人, 自然从栽种, 到成熟, 全都一一熟知, 对这些官员的问题,全部都对答如流。

看着这些端上来的菜品,众人不由一怔,这些菜他们别说尝过,就是见都没见过,根本也叫不出名字来。这日常的生活,他们虽说没有帝王这般奢侈,但是山珍海味又不是没有吃过。

在天和帝动筷后,下面的大臣们也开始品尝起来。不一会儿,下面的众人便开始交口称赞以来,这时,便有忍不住好奇心的人便开始朝着天和帝打听起来,闵王就属于其中之一。

闵王辈分高,又掌管宗令府,是天和帝的叔父,所以问起话来,比旁人大胆几分。

“敢问陛下,这是何物,臣吃着甚是美味,老臣甚是喜爱,您也知道,老臣极爱这盘中之物,不知能否请陛下恩赏两个,让老臣解解馋?”闵王厚着脸皮朝天和帝讨要道。

不过众人对于这样的闵王也见怪不怪,众所周知,闵王不喜金银财宝,也不爱琴棋书画,没有别得爱好,唯独有一样,那就是对于美味的饭菜的追求,可谓是有些执着。闵王如此,众人也不觉得奇怪。

沈皎见还是有人不相信,也不急, 毕竟对于这个时代来说, 八百斤一亩的产量确实难以让人相信,便笑着建议道:“诸位大人若是还有什么疑虑, 不妨到庄子上一观。原本庄子上试种了好几亩的土芋, 如今这□□的只是二分之一不到, 还有三四亩的土芋尚在地中,并未拔出,若是诸位不信,可以亲临皇庄, 元嘉现场命人将土芋□□称重,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沈皎的话落后, 不少官员立时向天和帝和沈皎表示自己要前去的意思,其中最为激动的当属户部尚书陈韧,若是土芋真的能够有如此多的产量, 百姓能吃饱能富裕起来,那么大齐的国库还能够不充盈吗?对于一个天天守着大齐钱袋子的人, 陈韧从来不闲国库的钱多。

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若是土芋真的能够产量如此之多,那么每次打仗的时候,就不用户部每次紧巴巴地算着后勤补给了。将士们能够吃得饱饭,后勤补给跟得上,这仗就算是赢了一半。

所以说,若是真有这么多的产量,最高兴的不是工部尚书,而是这位户部尚书。当然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还令户部尚书高兴的就是他的次子在元嘉郡主手下做事,绝对前景可期。

天和帝看着下方期待好奇的目光都向自己汇聚,轻笑一声,大方地道:“这物说稀罕也稀罕,既然是闵王叔开口了,朕焉有不给的道理?只是这物朕这也没有多少,都是元嘉的庄子上种得的,你只管去找她要,朕看一马车的量应该是不成问题。”

“一马车的量?”闵王不敢相信,对着天和帝疑惑道:“陛下不是说此物稀罕吗?”既然是稀罕,怎么能轻松地拿出一马车的量。

“此物说稀罕也稀罕,说不稀罕也不稀罕。此物名叫是从海外舶来的种子,元嘉请人试种改良两年后,才得到出现在诸位面前的成品。不稀罕的地方在于的产量极多,亩产可达八百斤,自然就不稀罕了。不过。此物最令人稀罕的地方也在于它产量。”

天和帝的话刚落,下面的议论声更大了。

“陛下确定此物可亩产八百斤?”户部尚书对着天和帝求争道。要知道八百斤这个产量,不只是惊人,可谓是连想都不敢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