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73章 我们来了(第二更32k)

第73章 我们来了(第二更32k)(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就想着用滑翔伞运动来代替,排场是差了点,但不也同样是上上天嘛。

真不行的话,等以后片子获奖了,可以学《爆裂鼓手》,拉一拉投资,把短片再扩成长片,那时候再看有没有可能用真飞机来拍摄。

只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当下他要解决剧本的事情。

回到宿舍,周彦坐在椅子上,一直写到傍晚,出去吃了个晚饭之后回来又写。

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十月份就要截止投稿,他要加快速度,早点把剧本给写出来才行。

影片里面,男主弹奏的都是经典曲目,像是李斯特的《钟》,肖邦的《激流》,莫扎特的《轮旋曲》还有拉威尔的《小丑晨歌》等等。

但是周彦认为小男主天赋超高,并且很早地经历“叛逆期”,那就不能一直都弹这些经典曲目,影片里面还需要出现一些稍稍不同而且是他原创的曲目。

周彦准备再从其他地方借几首曲子到这部短片里面。

他想的很清楚,音乐想要让更多人听到,电影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途径。

现在他写的那些曲子,如果没有视频帮助传播,是很难推广出去的。

等到剧本确定之后,后面还有一大堆工作,谱曲、拍摄、剪辑……只有两个多月,即便只是一部短片,时间也是非常紧的。

一直写到半夜一点半,贾国屏在床上都已经呼完“拉三”外加一首“普二”了,周彦才放下笔上床睡觉。

第二天早上,周彦醒来之后,拿起床头的手表一看,竟然已经八点多了。

在《想飞的钢琴少年》里面凸显原创曲目,也是周彦想要宣传自己。

不过写剧本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别是里面需要大量改动的时候,这几天周彦就在研究滑翔伞。

电影中男主的爷爷梦想成为飞行员,而“飞翔”这个元素对电影来说非常重要,人类对飞翔的渴望可以说是刻在基因里面的,所以周彦并不想抛弃这个元素。

但是在国内,想要玩飞机恐怕不现实。

就算能玩,周彦拍个短片,也没这个预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