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 第92章:基层治理

第92章:基层治理(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投机分子也好,异己分子也罢,只要可以利用,就大胆利用,地主土豪,流氓地痞,有1个算1个,在最初截断,群众运动和组织的范围越大越好,人数越多越好。

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局面,毕竟,有组织总比没组织要好,等群众组织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就是让群众组织参与政权。

在这1阶段,中华党的党员们就可以让村长筹备会场,负责开会的后勤保障工作,让锄社或者其他群众组织以自己的名义,敲锣通知群众开会,安排各项工作,将村政权实际转移到群众组织手中,形成与旧乡绅并存的双重政权。

在这1步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好核心人员的纯洁稳定,保证枪杆子的威慑力足够,只有这样,群众组织才能真正给群众带来实惠,才能威慑住蠢蠢欲动的乡绅,保证双重政权的顺利组建。

走过这1步之后,就算是初步打开局面了,因此,当“量”的问题解决时,下1步1定要解决“质”的问题。

在基层治理上,中国几千年来都基本做不到皇权下乡,政府沉不下去,只能依靠乡绅,在多种影响因素下,广大基层百姓的政治性格特点可以简化为3句话——“冷漠”、“封闭排外”和“对现有政权充满畏惧”。

面对这种问题,左念微选择走1条与西方和日本都不1样的路线,其骨干是中华党党员,协助者为政府官吏和乡绅,自上而下的动员群众,建立基层政权。

这套流程的第1步是利用政府威慑力和枪杆子,与旧乡绅建立合作,跟村民们多见上几次面。

至于这些乡绅是否与中华党1条心,那根本不重要,我们只需要他们把村民们召集起来,好让中华党党员们跟村民见上面,熟悉熟悉。

这就像是我党当时宣传抗日1样,如果让从未跟老百姓见过面的同志1家1家的,1个1个的宣传,劝老百姓参加抗日组织,老百姓会是什么反应?

“你是谁,你想干什么?你再不走,我就报告村长啦。”

如此种种,这是天然的反应,老百姓没见过你,听不懂你说话,自然就不相信你,所以这样的行为不容易融入群众,对基层治理自然也无从下手。

因此,这就需要转变思路:

如果我们直接找村长,让村长敲锣召集全村人开会,然后让党员干部上去讲话,介绍参加群众组织的好处和意义,告诉他们只要报名就能参加。

来者不拒,有多少来多少,开拓时期,首先要把量做起来,放手扩大群众组织,用人方面要无所顾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