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崇祯本纪 > 第七十三章:乡镇豪强的兴衰史(求票,求收藏)

第七十三章:乡镇豪强的兴衰史(求票,求收藏)(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10多年前,万历年间,朝廷第一次派出税监。那时赵家依仗地头熟,本地民风彪悍,裹挟当地民意压服了当时的监税太监,获得了颜神镇实际收税的权力。自此赵家更是膨胀的不知天高地厚。

在颜神镇那就是天老大,地老二,赵家老三的存在。

泰昌年间,东林党废除商税矿税。颜神镇税关本都在裁撤之列。赵家就敢私自保留下税关,以朝廷的名义继续收税。

当然,那段时间收的税,大明朝廷那是一文钱都没拿到,都被赵家私吞。

天启三年,魏忠贤当政,朝廷重新派出监税太监。赵家又向青州府监税太监孙鸣献上大笔贿赂,再次取得名正言顺的收税之权。

乡镇土霸赵家的倒下,使当地百姓或多或少都得到些好处,至少赵家多收的税取消了。

当地许多官司,因赵家的垮台而重新审理,不少小家族侥幸拿回自己的祖产。

得到好处的百姓中,有人因此为主持正义的魏公公立了长生牌位,定时焚香祷告。小民就是这么好满足啊。

京城,信王邸

各处的信息第一时间汇集到这里。

吃滑了嘴,养刁了的胃口,怎么还会收敛。从那时起,赵家在颜神镇收税,已经高出正常商税10几倍。税款一半上交监税太监,一半落入赵家腰包。

10多年间,赵家依仗收税之便,打着朝廷的旗号在镇上欺压百姓,大肆兼并土地,到处强收家奴。据查,颜神镇一多半的田地,都已归赵家所有。在颜神镇,赵家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就这样,赵家在镇上行事越来越肆无忌惮,直到这次因琉璃匠师招惹到信王。

岳家所有的琉璃佩秘方,赵家怎么会花钱去买?直接把岳家收为家奴,多简单、多有效率。

也正是这种豪强的思维模式,才导致赵家家破人亡。

魏公公做好事绝不会不留名,既给信王殿下面子,那就一定要做足。

汇集的各种信息,使朱由检可以仔细的研究赵家一番。

朱由检感觉,青州府颜神镇赵家的发家史,可能就是大明乡绅地主的一个缩影。

赵家的地位并不高,只是大明一个镇上的土霸。他们家族中地位最高的也只是个举人,并没有进士存在。

早年的赵家,在颜神镇还很有几分善名。但自从依靠举人功名发家以后,几十年间在镇上作威作福,使赵家变得与善慢慢绝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